>

2009年11月6日星期五

虛耗美麗

我永遠都相信等價交換這個理論..沒有東西能夠打破這定律.

一枝鉛筆刨兩邊筆頭, 一邊是用來畫畫, 另一邊用來寫字..
正正道出很多人的心態與慾望, 那是一件完美的想法..
但當兩邊的筆頭漸漸接近的時候...那支鉛筆一日比一日縮短...
你開始發覺那完美的想法會有崩潰的一刻...
你再也握不起那支筆了...
從等價交換的角度看, 的確是必然的結果...
那代表了這真的是崩潰嗎?
我想這只是意味著另一種意義...

從一開始的時候, 我們就注定終有一天握不住這支筆..
無論那是單邊筆頭, 還是雙邊,結果都是一樣..
我開始對等價交換這個理念產生質疑, 質疑的並不是它的準確性...
而是那只不過是一條斤斤計較的方程式嗎?

"a million tommorrows shall all pass away"
字面上的冰冷, 但有一種窩心感覺. 它是暖的..

2009年11月5日星期四

5感後的真實

由小時候懂性開始, 在耳邊總會傳來一些父母對自己的指導.
由小時候上學開始, 在耳邊總會傳來一些老師對自己的評論.
由漸漸長大時開始, 在耳邊總會傳來一些長輩對自己的期望.

細心回想當初他們對自己所說過的,
或多或少與現在的自己有所關聯.
究竟是我們步入這世界的那一刻開始,
已被身邊的人慢慢地塑造出未來的自己...
還是由一開始, 我們那早就被注定的命運只是演着被發現的角色?

彷彿這世界存在著很多個"自己",
媽媽的心中, 有"自己"的存在;
爸爸的心中, 有"自己"的存在;
而自己的心中, 也有"自己"的存在.
同一時空, 不同空間的 "自己" 演奏著屬於發想者的歌曲.
已分不開哪一首歌曲是最悅耳的了.
甚至有時候, 不同空間的 "自己" 會蠢蠢欲動,互相交替發想者的家.
在交替的路上迷了路而出現迷失的感覺, "自己" 找不回發想者的家.
沒關係, 就算心中的那個"自己"不是演奏著自己的歌曲, 由他吧.
相信心目中的那首歌, 已在某人的心中演奏著. "他" 沒有離開過.

真實的未必看得見, 它可能存在於期望與幻想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