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8月30日星期二

首次助攝影友人當 "佬模"


被攝影愛好朋友 Zoe Ho 邀請,臨時拉夫為她一輯攝影作品充當 "佬模"。
因為今次她的題材想要一些頽廢的感覺,換句話說我的樣子較頽廢吧 -_- 哈!
幸好我這個老臨沒有令她失望,她頗滿意這次的作品。
而我亦很喜歡。
故在此挑選了數張我較喜愛的與大家分享。

 




2011年8月26日星期五

男生就是這麼幼稚,只因他愛她。

很想看呢,香港會否上映??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看了小說後使我著迷,
我相信令我著迷的不是小說的故事,而是自己的青春往事。
聽著電影版的主題曲,百感湧上心頭。
 





2011年8月16日星期二

退求其次

逆境不能自強,都要識得縮。我地就做一潭水!!!
http://www.facebook.com/Letterless 

 

2011年8月10日星期三

讀(毒)物信徒


知的愈多;懂的愈少。
這是我的求學法則。

某些喜愛嘮叨的人,
常以自己所感去評核周遭事情。
曾經有一個朋友告訴我: 每個人所做的事情,必有其原因。
我極同意。
只要那件事不觸及道德或傷害到別人的話,
我們都應該去尊重其他人的想法或所做的事情。
儘管那些事情不是自己所愛好
並且,有 愛好存在,已不能用 評核去看待事情。

我發覺某些喜愛閱讀的人有時候出現一些現象,
就是對於不在自己範疇內的評核標準的事情會出現過激反應;
或是自己常處於一個情緒化的狀態。
這現象給我的感覺就是,
腦袋是一個有限空間,當承載的東西再多的時候,
沒有可用空間騰出,於是就當機了。
或是那個檔案的格式不能和腦袋相容,故屏幕上只不斷出現 “error” 字眼。
儘管那個檔案不是病毒。
書,可以讀多些。但小心成為讀()物信徒,壞腦的。
知識只是人為的產物,我不愛留戀它。
拼棄作為信徒的執著,
我需要的是智慧。

知識不應是孕育審判的眼光;應是教我們知道自己的渺小和尊重 共存慨念

魔鬼總在名聲顯著的善人心中埋下誘惑的種子
只因善人容易嚮往善的虛榮快感中,不論那是片刻意念或處心積累。

能夠跟自己的內心坦誠說話嗎?

2011年8月3日星期三

點解要我欣賞你???

甚麼是欣賞? 小時候總覺得只要是有趣的事物,就會欣賞。
自己亦是從是創作的行業,明白創作是需要被欣賞的。
創意的生成在人群中穿梭往來。 注定創作與你我他早已聯繫起不解緣。
一份創意作品終歸能否擺脫各人眼光而自成一國沉醉在自戀中,
只有創做者才清楚自己是否響往孤獨的呼吸迴盪聲還是眾樂樂的笑聲。
我不能代表所有人,在這裏我會以我也是其中一位創作愛好者的身份去表態。
被欣賞絕對是我的創作養份。

這篇文章並不是想要提及我有多渴望被認同。
只是想打個比喻去寫開場白。
很多時候人長大了,反之欣賞能力會不斷退化。自己亦然。
除了對藝術創作的欣賞,包括對周遭的玩意、品味或別的思維想法,
皆存在著過濾性的欣賞。

人類把居住的星球命名為 "地球" 開始,正式把所謂的世界觀"人類化"。
或許這是生物的習性,我們會以自身去過濾所有事物。
眼前的一幅畫,
會先將平生所看過的畫和自身能力歸納出一個標準才把該畫作出一個合格與否的欣賞決定;
或是因應該畫的主人與自己的友好度會有適量調整。
眼前某某人的衣著品味,
亦會因應自身的衣著喜好、包容度或潮流狀況去定斷該人的品味。
某某人的言論見解,
亦會下意識以自身所聞所見所學所感去評核對方的見解。
(先假設這見解不涉及仁義道德,這是我的包容度低線)
甚至有一些情況建基於中國人傳統觀念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而吝嗇讚美欣賞。
或是在意 "欣賞" 這一個行為已變成了坦露自我品味價值的相對投影器。
欣賞,已變得不再單純和被重重的 "自我" 過濾器去洗滌乾淨。

還記得小時候看卡通片時那種喜悅嗎?
當時大家只是一張白紙,沒有複雜的過去或細密的思維見解。
我們就是在純粹的欣賞中長大和吸納外界所見所聞。

在甚麼時候,自己已停止成長了?

雖然沒有明確的欣賞方式,就如同不是所有童話故事亦合自己口味。
但多聽一個故事,頗有趣的。
聽故,不用駁故嘛。

過於執迷黑與白和已知的所見所聞為標準是毒藥,那只是一個看似廣闊無垠的大框架。

2011年8月1日星期一

苦澀的混沌時期

    "回憶,無論如何都是傷感。如果回憶的是痛苦的往事,那麽我們就等於再次經歷痛苦;如果回憶的是甜美歡快的過去,那麼我們就不免慨歎其失落與不可復回。" 梁文道先生在【我執】一書有這樣的見解。此番話在我心中的暗淵掉下很久,而那個回彈力來得很重很快。

    我不了解道長對此番話的真正感受,但我會以自身去詮釋這番話。因這堆文字已承載着我的過去穿透眼簾,直入我心中暗淵,那個自己不太熟悉而又最真實密切的地方。

    我不會認為這番話是傷感或悲觀的。就如同怎樣烹調苦瓜,它也是苦的。早已注定本質是苦澀的,怎樣也是苦澀。味蕾不會欣賞你的廚藝已去變苦為甜。我不是要說人所共知的甘苦之美,我只是認為,我們並沒有刻意改變它的本質。苦,是理所當然;吃,也是不足為奇。

    這年,我不斷思憶過往的自己、工作和身邊人的相處。我得不到想要的答案。但對找出那答案的方向較為明瞭清晰。比如對身邊人的相處,雖有著很多快樂的時候,但那種快樂竟成了悲傷的燃料。那種苦澀,讓我看出快樂只是當時自己對唯美主義的留戀。而忘卻了周遭人的感受。那種苦澀,揭露了我的自私。

   我開始思索自己,怎樣才成為一個屬於自己的個體。一個不是欺騙著自己的個體。我要怎樣去面對著我身邊的人,怎樣去完成值得去做的事情。我不想再一次陷入自己製造的唯美圈套。

    伴侶,這名詞最令我摸不著頭腦。我深信這亦是認識自己的一大課題。伴侶就像一塊鏡子,它能照出你每日的轉變,亦能透過那塊鏡認識自己。人類天性會去找尋找另一半過活,其中亦是找尋着自己。有戀情失意者說"沒有你,我不成人了",這句話或許是有跡可尋的。過往的戀情,快樂很多,遺憾亦有很多。我不是合格的伴侶,唯美的布塊掩蓋了我雙眼。一次再一次慢慢侵食了大家的關係。當我發覺,已是上環首刑台的時候。但死後和重生之間的混沌時期,亦是處於無我的第三者感覺。好讓死者回望過去一生。

    有一段時期我甚至愚蠢地去嘗試了解女性的想法。我想,要是我能自宮,或許會能夠踏足女性圈的邊界。畢竟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笨男人。想到這裏,還是做回屬於自己的個體吧,所有事情來得自然和真實。

    這年,我學會揭露自己更多, 那怕被揭露的是不好的東西。我始終相信,先學會揭露,才懂得觀察和欣賞。鏡被開啟,大家就能從彼此的鏡子認識自己的好與壞。一段好的關係就能建下基石;彼此真實的個體亦在此時形象化。

    苦澀並不是羈絆,那是理所當然的,值得回味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