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3月20日星期日

說話泯滅良知



近日日本核危機事件的確人心惶惶,愁緒瀰漫於全球。
每日看著有關的新聞報導,由起初有點隔岸觀火的態度,慢慢變為逼在眉睫的「自己事」。
這次事故勾起我當年沙士襲港的恐佈回憶和不安的感覺。
每日感染沙士和死亡的數字不斷上升,與死亡很接近。
但在這件事中,亦感受到很多患難中的溫暖和感動。
包括在那次疫戰中旬職的醫護人員和一些發生在坊間患難見情的故事。
雖然事件是不幸,但慶幸我們還看到人間有情。

在這次核危機中,免不了那種不安會使人胡思亂想或放大心中對生命的不安。
甚至有人把這次危機與2012世界末日的言論混為一談。
我不反對人們對幻想力與想像力的開發,
但我很不滿人們藉機在這次事故說出沒有意義的話,或是消極的話。
有人會說:「世界末日都幾好吖,我都想睇吓。」
有人會說:「快啲世界末日啦...大家一齊死唔好煩。」
我對這些說話的確很反感,
請不要假裝無謂的瀟灑,或以個人觀點去批判所有生命的價值。

在今次這場不安的危機中,亦讓我看到很多感人的畫面和故事。
福島縣「50死士」拼死留守核電廠,他們大多已有家室,但也沒有退縮,
為的就是捨身報國的精神和使命感。
有家人寧願留在災區不走,為的就是尋找他們所愛的人。
為了重逢而把個人安危拋諸腦後。
亦有很多自願性的拯救隊,深入輻射災區。為的亦不是個人安危。
日本人民在危難中亦發揮著互助的精神,
相反我們中國人只會發揮體內的「災難恐慌DNA」。
我們自保的能力可謂冠全球,前瞻性極強。
搶購食鹽,搶購雞粉,甚至搶購鮑魚。
不僅用了金錢去搶購,還花費了人性與無知。
物價飛脹已不止於貨幣上的層面。

瀟灑的人,在你們說出瀟灑的話時,請想想以上那些故事。
然後再用你們發了霉的腦袋,想一想甚麼是「人話」。

2011年3月8日星期二

高清影像視覺美感


“高清”這個名詞冒起的時候,人人爭相購買機頂盒和高清電視機,個個都在討論高清帶來高水準的影畫質素。那時候我對這個熱潮比較冷靜,總覺得這種追求有點過度,而且很多有關高清體驗的談論,都圍繞著藝人的暗瘡粉刺。

或者自己不多留意電視的類型,所以向來也沒有特別的追求,就像只要能夠看,沒有雪花,沒有跳格的話就ok了,就是想著,螢幕上的影像再好,應該也比不上雙眼所見的真實景象,可是最近跟友人談論起來,他的見解改變了我的想法。他說: 「你沒有比較,當然覺得沒有分別。只要兩部不同的電視機放在一起播放著同樣的影像,你就可以分辨優劣了」。

其實,我們大多數未必察覺眼睛的細微感覺,可眼睛對影像的色彩和層次很敏感,就好像當我們看到一幅漂亮的油畫,我們不用去解釋它如何漂亮,它也不一定要跟真實影像完全一樣,但它自有一套視覺美感。我們對高質素影像器材的追求,正是顯現那份視覺質感的執著。

除了"環保"還有"環補"


環保真的是一件很艱難的責任使命。
很多時候的確是想多於做,或是虎頭蛇尾的。
但心想,總是比甚麼也不做好些吧。

態度雖則較為懶散,但我還是堅持著一些責任。
不過,與其說是"責任",倒不如說是"贖罪"。
只要有人的地方,那處便會出現資源虛耗。
我們根本不能夠做到"環保",做到的只有"環補"。

所以請不要再用"絕對的環保"去做藉口,
大家能做多一分,就是一分。
盡量將資源的虛耗和環境的破壞減到最底。
不是你一言我一語去互相批判對方對環保責任上的不足,
而藉以掩蓋自己的責任。

我不是一個 "環保" 的人,
但我還希望能做到一個 "環補" 的人。

2011年3月7日星期一

你有無「電子操作恐懼症」?


影音產品不是甚麼新世代的產物,比如家家戶戶不難找到一部電視機。但這些產品對我們來說既熟悉亦陌生。我們不能盡情享用這些產品帶來的所有樂趣,因為我們不曾去深入了解它們的所有,原因是來自 -- 「電子操作恐懼症」。 

想知道自己有沒有患上「電子操作恐懼症」? 可從以下發神經的特徵診斷一下: 

1)      當看到螢光幕上的“選單”時,片刻間心跳加速和呼吸急促,手指不由自主胡亂地按搖控器上的按鈕。你已不幸患上「電子操作恐懼症」。 

2)      當看到搖控器上密集的按鈕時,片刻間臉頰發熱,只懂按"1"、"2"、"3"、"4" 按鈕轉換電視頻道,無視其他按鈕的存在。你已不幸患上「電子操作恐懼症」。
 
3)      如果閣下發現家中的搖控器上只有部份按鈕因日積月累而磨損,其他按鈕還是光滑如新。或搖控器上已蓋上如毛絨般的塵埃。不知不覺中,你已不幸患上「電子操作恐懼症」。 

4)      如果閣下發現自己一邊胡亂操作螢光幕上的"選單",一邊盡用畢生所學的粗言穢語對著螢光幕咒罵,你已不幸患上「電子操作恐懼症」。 

5)      如果閣下發現家中的搖控器因長期被蠻力拍打或扔下而破損,你已不幸患上「電子操作恐懼症」。 

「Smart Technology」不只是追求革命性創新,更貼心的用戶介面對用家尤其重要,比如LG電視產品就利用配以清晰icons的螢幕選單,化繁為簡,讓觀眾用家更易掌握。



[攝影談]無邊框的影像迷思





多得數碼相機的方便,現在還有幾多人喜歡把拍下來的影像沖印出一張張照片呢? 雖然印少了相片,但偶然幾張喜歡的還是會印出來,就是覺得,一張觸摸得到的照片,感覺來得實在。 

以前我都習慣要求沖印店將照片留有白邊,這樣看來比較完整,雖然我對那白色的邊框沒有特別感覺,也不知為何要用白邊。友人曾說,留有白邊的相片,就像對那一刻的景象和回憶留下一個銘記和確定。白邊,就像是當下一刻的記號,沒有白邊的照片則存在著另一種意義 - 一張影像沒有框框,意味著攝影者沒有為當下一刻的心情作出確定,照片中的一切影像是處於自由狀態,意義也可以無限伸展,沒有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欣賞照片的人想像和解讀。 

框架,在視覺上有一種導引作用,如指示給觀看者集中觀看框內的東西,沒有邊框,卻不代表看不到影像的存在,反之打破了視覺上的拘束。當看見LG「BORDERLESS™無邊框」設計的電視機,令我想起照片的「無邊」意義。我覺得兩者的(無)邊框有著微妙的相似性。視覺和想像不應被鎖定或導引,更何況電視畫面展現的都不是靜態的影像,那礙眼的邊框就更無價值了。 


http://www.lghkblog.com/?p=1249

高清攝錄播放ALL-IN-ONE藍光機大解剖

全新LG HD Combi HR550將高清錄影機和Blu-ray播放機二合為一,讓你安坐家中睇精彩藍光影碟之餘,更可錄影高清電視節目,實現娛樂無窮的家居生活。


http://www.lghkblog.com/?p=1270

Windows Phone 7 大突破


我的2011 好生活設計

又到新一年,是時候計劃一下全年大計。設計師當然最想設計一件好產品, 雖然投入設計工作已一段時間,但時刻也不斷在學習何謂 “好設計”,除了實戰,閒時亦多看些關於設計的書籍和雜誌。 

剛畢業時,對商品設計還不太熟悉,往往覺得市場因素對產品的限制很大,設計好產品有很多掣肘,最切就只會在外觀設計上做一些簡單工夫,後來慢慢學懂在有限的空間裡發揮最大的功用,不論外觀設計,還要能夠從用家生活方式或態度上作出正面的改善,才能成為優秀的設計。 

一本由深澤直人、原研哉、佐藤卓談及有關人性化設計的書籍 ,是我的收藏品之一。書內收錄了很多簡約而又能改善人們生活細節的產品。其中我較為喜愛的設計就是以下這把果醬刀 “Sleek”。設計師只需稍稍改變了傳統果醬刀的刀柄,就可以使用家輕易刮走果醬瓶內壁黏著的剩餘果醬。整個設計以人為本,順應人的生活習慣提出改良的方法。 

在擔任LG駐站Blogger的時間裏,亦接觸多了他們的產品,亦發覺他們的產品亦以好生活作為設計理念。這不只是單靠外觀設計去取悅用家,而是透過了解用家生活細節或對未來好生活的品味追求提出回應而演化過來。所以不論是簡單製造的家品,或是配合高科技高成本的產品,只要從人性化和生活化去思考設計,它也可以成為一件好產品。 

今年,就以設計一件改善人們生活的好產品為目標!